扣钱、辞退...多名医护曝医院考核新规!
近日,一位医务人员在网上发声,痛斥其所在医院竟然毫无预警地推行起末位淘汰制度。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,瞬间在医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,引发了无数同行热议。
大家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:连医务人员都这么卷,是真的离谱;感觉整个世界都癫了...
末尾淘汰制,通常分为三种。
一种是分流调岗。比如在某些医院中,年度考核垫底的医生将无法继续留在临床一线,而是被分配到研究部门或辅助科室,进行至少两年的轮岗学习。
这段期间,他们必须全力以赴,以期在两年后重新考核时获得转机。若心有不甘,面对调岗安排持拒绝态度,那么辞职便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。
第二种是绩效评优,一票否决。这里我们以湖南常宁市某公立医疗机构为例,该机构采用了百分制考核机制,年度考核得分最低者将被视为末位淘汰对象,其当月绩效将被扣发。同时,所在科室全体成员也将因此失去年度评先评优的资格。
这种策略不仅针对普通职工,同样适用于中层干部和科室负责人。如中国科大附一院便对科主任实施了末位淘汰考核,排名最后的科室主任不仅会面临绩效扣罚,还会在其他多个方面遭受一票否决的严厉处罚。
(某地卫健委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通知)
第三种是停职解聘。如咸阳市妇幼保健院曾尝试过此方法,一次性辞退了40多名员工,最终引发了群体性事件,舆论哗然。主管部门不得不紧急介入,叫停了这一做法。
然而,尽管有过不少前车之鉴,医疗界中末位淘汰的情况依旧时有发生。
近日,一则来自深圳某医院的投诉引起了媒体关注。投诉者是一名刚于今年7月入职的本科毕业生,他声称自己遭遇了医院的不公正对待,被迫离职。
医院方面给出的解释是,由于他不能胜任原本的工作岗位,并且在经过调岗后仍然无法胜任新岗位的工作,因此根据医院的劳动合同及相关规定,决定对他进行解聘。
在这场风波中,无论是末位淘汰还是恶意解聘,其核心问题都在于:曾经大家都认可的“铁饭碗”,居然不铁了!
所以,小易认为:在愈发激烈的医院考核竞赛中,我们每个人都是“病人”,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,艰难前行。每一次考核,就像是一场同事间的病情交流会,有人凭借过硬的内核实力,稳住了“病情”;而有的人,却未能掌控自己的“病情”,遗憾出局。
因此,身处这场激烈的考核竞争中,医务人员在救治病人的同时,更需学会救自己!尤其是面对“末位淘汰”制度,医务人员更需明白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道理。
更何况,现在很多医院都提高了招聘门槛,硕士应聘者已成主流,本科生甚至难以获得报名的基本资格,这无疑加剧了医疗行业的人才竞争态势。
(某三甲医院2024年招聘公告)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在岗多年的你,甘心被新入职的硕士高材生“优化掉”吗?答案是否定的!
为此,很多医护人员为了确保职业生涯的稳健前行,在职称评定、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不落于新进来的硕士人才,纷纷选择同等学力申硕这种能一步读研、轻松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升学途径,去抹平自己和硕士人才的硬性差距,从而增强个人的竞争力。
同等学力申硕作为在职医护人员读研的首选路径,充分考虑到了大家临床工作繁忙的特点,允许学员无需参加全国联考,就能一步成硕。
该方式以线上授课为主,医护人员可充分利用休息时间,在任何地点都能完成网上学习课程,轻松简便,非常人性化。
而且它的学制短(2年),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,受国家认可,含金量高。无论是稳固自己的职业发展,还是在职称评定时提供助力,都能发挥重要作用。
现在即可报名
现在扫码咨询/报名,会有专业老师一对一在线答疑哦~